预约挂号网上挂号预约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网上挂号预约挂号app系统平台
代挂号微信关注公众号扫码↓或微信搜索“华民办事服务”
自2022年7月8日起,进入医院人员需出示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青大附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门诊就诊须知
 
尊敬的患者及家属:
 
  根据山东省和青岛市疫情防控相关要求,现将我院门急诊就医相关注意事项做如下告知:
 
  一、自2022年7月8日起,进入医院人员需出示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查验方式:一般通过扫场所码进行查验,对未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可以通过查验纸质核酸检验报告等方式进行。场所码查验以核酸检测时间为准,纸质报告以报告时间为准。
 
  二、7天内有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低风险区旅居史且出行不受限人员来我院就诊,抵青2天内的须持抵青后1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就诊;抵青超过2天的须持抵青后第1天和第3天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就诊。
 
  三、7天内有中高风险区旅居史、健康码为黄码或红码人员如需就诊,请先联系社区工作人员,根据社区安排进行就诊。
 
  四、凡有发热(体温≥37.3℃)或者干咳、嗅觉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人员,请务必直接到发热门诊就诊。
 
  五、医院已实行非急诊全面预约,为减少人员聚集,请按照预约的时间段,携带本人身份证或社保卡实名来院就诊,候诊时请间隔就座,排队时请保持一米以上安全距离。
 
  六、本人和陪同家属做好个人防护,全程佩戴无阀门口罩,进入楼宇前需手机扫“青岛一码通”,出示健康通行码、7天内酸检测阴性证明、行程码。请提前在手机上准备好,主动配合医务人员做好体温筛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等预检分诊工作。
 
  七、因故意隐瞒相关情况,造成传染和传播后果的,本人及陪同人员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用户须知
 
1、本平台所有功能基于实名制,使用前请先根据系统提示进行实名绑卡。若第一次在我院就诊请在线实名注册。
 
2、预约挂号功能开放时间为每天6:00-23:30。
 
3、每人每天可挂号总数为6个。同一个专家号限挂1个号。
 
4、预约挂号后请在就诊时间前到达医院相应诊区候诊,过时该号无效并计入爽约记录。爽约记录达到3次及以上系统自动加入黑名单,受限患者将在1个月内被限制使用预约挂号功能。
 
5、退号请在就诊日之前,过时退号视为爽约。
 
6、本平台所出实时报告仅供参考,最终报告结果以院内纸质报告为准。
 
7、本平台所有住院相关功能仅支持患者住院期间查看,患者出院后,住院相关病历资料由病案室归档保存,若患者需要,需申请病历复印。
 
8、本平台门诊报告仅限查询一年内的,可查看报告总数量不超过50条。
 
9、住院患者陪床家属夜间不允许在院内停车。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前身为内科心血管专业组。1960年由著名内科专家杨德浩医师组建,设立病床25张。1978年由国内著名心血管疾病专家朱震教授兼任组长;下设6个检查室:心电图室 1952年组建,1955年开始双倍二阶梯运动试验;1952年开展阿托品和心得安试验;1986年开展踏车试验。心导管室 1979年由朱震副教授陈厚侠主治医师组建,开展心血管疾病的导管检查,处当时省内领先水平。心脏超声室 1979年引进心脏M超声诊断仪。心电监护室用于急性心肌梗塞和严重心律失常患者的监护治疗。体外反搏室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视网膜萎缩的治疗。心电频谱分析室上世纪70年代国内较早开展电除颤和电复律和心脏起搏技术 1977年由朱震主治医师研制成功的7711型快速心脏起搏装置,获得1979年布鲁塞尔国际医学发明奖,该仪器用于临床抢救危重病人取得良好效果。 
 
1979年由朱震副教授、陈厚侠任桂芝医师在心脏外科张正生马焕列主治医师的配合下首次完成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便携式心外膜起搏治疗,之后开展了心内膜起搏治疗,挽救了许多缓慢心律失常患者的生命,并开展窦房结功能不全患者经食管心脏起搏技术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心功能检查术等技术。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心内科成为首批硕士研究生授权单位,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0年又获准为临床专业学位型博士学位授予点、山东省临床重点学科和青岛市重点学科,2008年获得首批国家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培训基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青大附院心内科已经成为山东东部地区集医疗、教学、科研中心,2000年以来承担了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目前已集医疗、教学、科研、规培和继教为一体,在全国享有较高声誉。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心内科在建设规模、医疗服务、专业设置、学术水平、人才培养和医疗设备等方面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医疗、教学、科研、规培和继教等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2、人才梯队 
心血管内科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济济,形成了以一批国内省内知名的德才兼备的老专家引领下的一批高素质中青年骨干技术人才为中坚的、亚专业齐全的高层次医疗、教学与科研群体。目前学科拥有专职医师46人,其中获博士学位30人,硕士学位16人,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比例达100%,正高级职称15人,副高级职称8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0人,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委1名,中国心血管研究杂志、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等核心期刊常务编委、编委4名。 
 
科室学术骨干分别担任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委员、中华心电生理和起搏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心电学会和中国心律学会委员、中国心律失常联盟常委、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心力衰竭器械治疗(CRT学组)学组委员及山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山东省医学会介入心血管病分会、山东省医师协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学会心脏康复分会、青岛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介入分会、青岛市心电生理和起搏学分会、青岛市医学会心脏康复分会等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职务,学科人才梯队合理,学术带头人年富力强,由在相关学术领域内公认的具有较高学术造诣、成绩突出且有能力带领学科完成预定目标的、正高级职称人员担任。亚专业分为心电生理和起搏、冠心病介入诊断与治疗、高血压和动脉硬化以及心力衰竭和结构性心脏病学,其专业带头人分别为全国学会委员或学组委员及山东省副主任委员等担任,总体实力位居全国先进行列。 
 
3、专业特色 
(1)心电生理和起搏专业 
 
专业组技术及科研实力雄厚,多年来在心脏起搏和电生理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心脏起博治疗一直走在国内先进和省内领先水平,每年完成ICD、CRT和心脏起搏治疗350余例,生理性起搏比例达到75%。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生理性起搏的临床应用研究,开展选择性部位起搏包括右心室流出道间隔起搏、房间隔起搏、高位右房起搏和希氏束起搏等的临床研究。在恶性心律失常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埋藏式体内转复除颤仪(ICD)的临床应用出生内领先和国内先进水平,在心律失常性猝死尤其是冠心病猝死的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每年开展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500余例,近年来积极开展心房颤动和复杂室性心律失常的消融治疗,取得显著效果。近年来积极开展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同步性特点的研究,在器械治疗尤其是心脏同步化治疗(CRT),每年举办生理性起搏的临床应用、心脏性猝死和慢性心力衰竭同步化治疗方面的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取得了显著成绩。 2008年被列入首批卫生部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基地。 
 
(2)冠心病介入诊断与治疗 
 
每年收治冠心病患者6000余例,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于1991年起在国内较早开展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1998年率先在省内开展经桡动脉途径冠心病介入治疗(PCI术),目前已是常规技术,避免了卧床相关并发症。每年完成PCI术2500余例,包括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严重钙化病变等各种复杂病变,并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测定技术优化冠状动脉疾病诊治策略。手术成功率在98%以上,平均住院天数3.5天,随访率95%,冠心病诊治水平处于国内先进行列。多年来一直帮助和指导周边地区有条件医院开展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技术,促进了该地区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近10年来参与多项国内外多中心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试验,同时承担和完成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该亚专业坚持床边心脏病学、分子心脏病学和介入心脏病学紧密结合的发展模式,学科地位和社会声誉日益提高。近年来,本学科与急诊内科、介入手术室等科室密切合作,以胸痛中心建设为平台,开启24小时“急性心肌梗死”生命绿色通道,挽救了众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获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本学科目前主要围绕冠心病发病基础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进行相关基础研究。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市级科研项目10余项,共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30余篇。本学科全体同仁将以精湛的医术、崇高的医德全心全意为广大冠心病患者提供优质的预防保健、早期检测、综合治疗和血管康复等健康服务。2008年被列入首批卫生部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