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挂号网上挂号预约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预约挂号_网上预约挂号
代挂号微信关注公众号扫码↓或微信搜索“华民办事服务”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预约挂号网上挂号信息:

挂号网站:://.fyey./

电话:0595-22791140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中山北路34号

建卡、交预交金及就诊卡的用途

    我院就诊卡是一张智能IC卡,作为您在我院就医的身份证明,记录着您的基本信息,在就医的各个环节均须持卡进行。
    同时又是储值卡,就医前需向卡内补充足够的预交金,所有的挂号费及诊疗费将从卡内扣除。

    IC卡押金5元,退卡时如数返还;

    首诊先填写信息卡,购买病历本及就诊卡,其病历号将与就诊卡关联。

    预交金下限纳20元,多存不限,建议存入较多的预交金,以减少重复排队。

    离休干部、残疾人员等,请出示相关证明,建卡时将作身份标识,结算时相应的挂号费和部分诊疗费将予优免。


医保病人建卡及就医流程

    无需购买我院就诊卡,首诊时,凭本人的医保卡到挂号处交纳一定的挂号费预交金,建立我院电脑系统的账户。
    然后持医保卡到相应科室就诊,再持医保卡到收费处刷卡、结算,
    持医保卡到药房取药或到医技科室做检验检查。
    复诊时如挂号余额足够,直接持卡就诊,否则先到挂号处或收费处充值。


就诊、取药及医技检查

    持就诊卡(医保卡)和病历本前往相应科室就诊,卡内余额足够,可直接到药房刷卡取药,如需做医技检查,则先到收费处刷卡确认扣费,并盖收费章,然后进行检查。

    注射、手术:先到注射室或手术室刷卡,护士录入医嘱后到收费处刷卡扣费,并到药房取药,再返回注射室或手术室进行注射、皮试或手术等治疗。

    复诊及充值:直接持卡到相应科室就诊,但前提是卡内要有足够余额扣挂号费;

    查询余额:医师录入医嘱后,请咨询卡内余额是否足够,如不足,需到收费处及时补充预交金。 


结算

    结算手续:凭病历本或本人的身份证等有效证件。

    结算时间:可在当日或另日结算,可选择部分或全部结算;所有结算均应在取药和各项检查结束后进行。

    结算方式:①结算留账(卡):结算费用并打印清单或发票,但保存账户余额;

    ②结算清账:结算费用并打印发票或清单,退还余额,但保存就诊卡;

    ③清账退卡:结算费用并打印发票或清单,退还余额及就诊卡(押金一并返还)。

    建议:卡内余额较多时,请采取结算留卡,并使卡内余额超过10元,以便今后复诊和查询。

 
挂失、补卡及建议

    凭病历本或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及时到门诊收费处办理挂失,但挂失前如卡内的金额已被人冒领,本院概不负责。

    补卡时必须凭原病历号,才能补回原卡的信息。

    真诚的建议:为使您就诊更方便、快捷,减少重复排队,请您建卡时预存较多的金额,就医结束后,妥善保管您的就诊卡和病历本,并使卡内留有足够的挂号预交金,这样就能直接持卡就诊、取药和做检查,并可持卡查询既往就医信息。


费用查询

门诊大厅设立自助式电脑触摸屏,以便查询。方法:①插入就诊卡,②查询


入院流程

    1)病人持医生开具的住院通知单、有效证件及押金到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

    2)病人持已办理手续的住院通知单到护士站时,责任护士主动热情接待病人,根据病情及时安排床位,办理相应手续,准备好病人的床单位。如暂时不能安排床位时,向病人讲明原因并给予妥善安排。

    3)给病人测体重、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记录在体温单上。

    4)责任护士接病人到床旁,核对病人姓名,将床头卡插在床尾框内。轻病人嘱休息,将随身携带物品妥善放置;重病人协助安排卧位,检查病人病情状态;交接皮肤、输液情况及特殊用药;通知医生,遵医嘱及时进行治疗。

    5)请病人及家属详细阅读《病人入院须知》;填好相应条款并分别签字,此须知签字后由护士妥善保存。

    6)带病人(重病人为直系亲属)熟悉病室环境及病区管理制度,认真做好入院介绍,包括作息时间、陪护制度、饮食制度、医生查房时间、呼叫器使用、物品保管、防火防盗、责任护士等。住院期间不能外出,病区内不许吸烟、饮酒,听收音机要戴耳机,住院期间要穿病号服等。

    7)通知家属购买一次性用品,将不用或多余物品带回,保持病室清洁,

    8)遵医嘱开具饮食通知单。

    9)由责任护士对新病人做入院评估,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

   10)指导病人自理的方法及配合完成护理措施的目的、意义、注意事项等。

   11)责任护士书写疾病诊断卡及护理病历。


出院流程

    (一)出院由主管医师决定,提前一天告知病人,并进行必要的病情交代,征求病人的意见,以利今后改进工作。

    (二)主管医师开出出院医嘱后,由责任护士为其办理出院手续;

    (1)有出院带药的病人,根据医师开出的带药处方录入电脑,指导病人家属到病区药房取药,并做好出院指导和征求病人的意见。

    (2)开出饮食结账单,指导病人到食堂结算饮食费用。

    (3)整理好出院病历后,填写出院病历登记本,同时将病历一起送往住院处,停止病人的一切医嘱和卡片,然后把电脑出院信息发送到住院处。

    (4)以上手续办完后,责任护士与病人清点物品,并嘱其带上预缴收据和食堂结帐单,到住院处办理出院。

    (5)责任护士见到出院结账发票后,嘱病人带齐物品方可离院。不能行走的病人由责任护士帮助其解决运送工具,送到病区门口。

    (6)通知卫生员对病人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


介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是泉州地区现代医学的发祥地,是我省主要的医疗、教学、科研基地之一,是福建省首批通过卫生部评审的四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之一,是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点单位。医院始建于1881年,为英国教会医院,原名“惠世医院”,解放后,改为晋江专区第二医院。1973年升格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0年成为福建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02年成为福建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2012年成为福建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

医院病床编制1470张,设有鲤城和东海两个院区,鲤城院区占地24.57亩,目前开放病床1135张;在建的东海院区占地142.6亩,规划床位1000张。此外还设有非行政隶属分院石狮市医院和晋江市医院。目前医院有在编人员1247人,合同制人员614人,高级职务人员265人,其中正教授22人、副教授93人,有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全省百千万人才6人、全省卫生系统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学科带头人19人、福建医科大学学科带头人10人,兼任国家、省、市专业学会主任委员10人,各专业学会副主任委员(副会长)44人、常务委员(常务理事)83人、委员(理事)181人,有博硕士281人。

医院倡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治院方略,历来以外科技术精湛著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率先在泉州地区开展大、中型外科手术,并为泉州地区培养了大批医学骨干力量。近二十年来,内科领域在相关学科带头人开拓领导下,学科建设长足发展,多个二级专业跃入省内先进水平。目前眼视光学与低视力康复及国内首创的支气管封堵术等专项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过敏免疫风湿病学、胎儿和介入性超声、支气管镜介入、脑卒中筛查、骨质疏松性骨折预防、微创技术、粒子植入、骨科生物力学、PICC等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其中风湿病与自体免疫病学是福建医科大学重点培育学科,医院是国家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卫生部骨质疏松性骨折二级预防项目协作单位, 是卫生部和中国残联认定的低视力康复工程试点单位,是福建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及过敏反应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目前正在创建国家级呼吸内镜培训基地。医院是泉州市疑难急危重症和孕产妇抢救中心。

医院拥有核磁共振成像系统(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双源CT、数字化胃肠造影机、流式细胞仪、PCR仪、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腹部彩色超声波、血液透析机、体外循环机、电子直线加速器、数字高频摄片机、骨密度仪、乳腺钼靶、体外震波碎石机、神经电生理检查仪、电子胃镜、电子肠镜、电子支气管镜等先进仪器设备。

优秀的人才、精良的设备和完备的医学专科为广大民众提供了全方位的医疗、保健服务,医院目前年门诊量100万人次、住院量近5万人次、完成各类手术2万余台。

医院作为福建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及省级医学继续教育基地之一,设有13个医学教研室,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1人,1998年开始招收全国统招硕士研究生、2003年开始招收全国统招博士研究生,先后招收了353名博、硕士。医院积极举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学术会议,近五年来共有国家级25项、省级58项,培训和推广各类适宜技术。

医院注重医疗技术创新,倡导“创新、求实、严谨、规范”实验室室训,依托自身免疫病研究室、介入超声研究室、肝胆研究二室、耳鼻喉研究三室、手外科研究室、糖尿病研究室、肾病研究室、骨科生物力学研究室、睡眠呼吸研究室等9个研究室和中心实验室,大力开展医学科学研究,近五年来共获得各种渠道中标课题206项,其中德国科学基金项目、亚非科学项目等国际课题各1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支撑合作项目、人事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等国家级课题9项,省社会发展重点项目、自然科学基金等省级课题54项,科研经费达1100万元,30项科研成果获得科技进步奖,发表SCI源论文75篇。

1981年,经省政府批准,医院在本省率先建立华侨门诊、华侨病区。二十多年来接受大量来自美国、日本、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香港、台湾及其他东南亚地区的病人。爱国侨胞热心桑梓、慷慨解囊为医院的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历任领导及全体同仁都非常珍视广大侨胞及社会各界对该医院的关爱及支持。

“博大精深 仁心惠世”为百年老院的当代院训,医院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发挥人才优势,发扬良好的医德医风,以病人为中心,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践行“救死扶伤”和“教书育人”的双使命,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服务。   


推荐科室:

免疫内科

        自身免疫病是免疫病理学及临床医学互相渗透形成的一门新的学科,本学科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1、萌芽阶段:始于本世纪初至1963年Mackay及Bur第一本自身免疫专著出版时;

        2、形成阶段:《自身免疫病》专著问世至1987年第二次国际性自身免疫病的专题会议召开为形成阶段

        3、发展阶段:始于1987年,以《Autoimmunity》及《Journal of Autoimmunty》问世为主要标志。自身免疫病临床谱复杂,涉及多学科、且致残率高,是医学界致力攻克的顽疾,其中不少病种列入疑难病范畴,临床上不少内科疑难病属风湿病。按器官医学特点分为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及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前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病、强直性脊柱炎、硬皮病、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等风湿病;后者包括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病(如Graves’甲亢、桥本病、甲减、成人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等)。自身免疫性心血管病(如多发性大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内科各器官自身免疫病。国内这方面研究起点较迟,自身免疫专业研究机构极少。

        福建医科大学自身免疫病研究室,座落于泉州市内的福建医大附属二院中,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临床研究机构。由学科带头人留日回国人员林玲博士创建,并担任研究室主任。成员共包括高级职称5人,中级2人,初级5人,其中博硕士4人,下设临床免疫学实验室(1、酶免疫室;2、荧光免疫室)及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临床基地为二院免疫内科病房及专科门诊。每年诊治来自闽南地区为主的福建省内患者及部分港澳台地区患者10000多人次,纠正了大量误漏诊的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牛皮癣关节炎、Reiter综合征、血管炎等疑难风湿病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患者,并抢救大量红斑狼疮、皮肌炎、重叠综合征等重症患者。我院免疫学科在省内居领先地位。


心血管内科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是闽南地区传统优势学科,承担当地大量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诊疗工作,在住院病人中急危重病患者比例高,多年来抢救了大量急性冠脉综合征、心源性休克、高血压急症、严重心律失常、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危重心血管病患者,每年成功抢救危重患者达300余人,受到当地群众的信任和广泛赞誉。近年来,该科在心血管介入治疗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每年开展介入术200余例次,其中ICD植入术治疗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已达省内先进水平,常规开展了心电生理检查、缓慢型心律失常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快速型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冠脉造影术、择期PCI、急诊PCI、复杂冠脉病变PCI、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及外周血管疾病介入诊疗,为广大心血管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该科在注重提高医疗水平的同时,不忘科研、教学工作的发展,是率先开展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诊断心血管疾病的单位之一,诊断了大量疑难复杂的心血管病变。学科带头人黄子扬教授主持的“房间隔瘤等四种少见心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吸烟对心、眼、胃、肾血流动力学急性效应”等多项研究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百余篇论文发表在包括SCI源期刊在内的国内外杂志上。

    该科培养博硕士20余人,本专科生、进修生2000余人,黄子扬教授所主持的《内科学》是福建医科大学优秀课程,讲授本科生心内科课程历年均被学生无记名投票评为优秀大课教师。2005年与附属协和医院合办的国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全国心力衰竭进展讲习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专家:

科室     医生

免疫内科     潘敬新 肖进益 周明宣 林玲 高锦团 张倩云 罗惠慧

心血管内科     许有容 子 扬 陈国桢 杜心清 翁国路 黄玉涛 王耀国 黄子扬 雷云生 孙锎 杨颜 霍建宏 凌维汉 许朝祥

呼吸内科     刘又荣 杜春荔 王云燕 曾奕明 吕良超

肾脏病内科     黄荣桂 陈锦海 林威远

内分泌科     李良毅 林夏鸿 林夏鸿 施亚雄 李希圣 陈国瑞 薛少清 李永生

血液内科     郭熙哲

消化内科     何秋玉 周佳彦 房太勇

神经内科     蔡若尉 林文凤 林健康 吴凌峰 黄红红 钱加强 洪志林 欧阳宛炯 凌维汉 陈琦琦 汤跃武 王军 张彦 刘春秋

儿科     江勇芬 凌水庭 王炳坤 王鲤珍 何进东 许晴虹 周维佳 洪峻峰 郑兴华 蔡英健 汪勇芬

中医科     黄鼎明 朱兰 黄水源 杨汉辉 张惠娥 崔闽鲁 张水源 李秀育 王丽棉 林嘉德 陈 文 林永乐 陈文 薛浩 黄裕清 吴东信 刘汉云 梁锦菘 张自正 李军 饶新辉

泌尿外科     刘为安 颜醒愚 陈宝琨 孙建国 黄柏忠 叶向权 李毅宁

普外科     叶超平 刘逢生 施清泉 张茹斌 苏志明 周志平 李 军 陈凌岩 洪本祖 王高雄 邱成志 王文清 黄景山 王劲松 魏剑锋 吴文艺 王 伟

骨科     林其仁 李毅中 傅小杯 李炎川 吴伟峰 黄俊晓 王文怀 姚学东 黄杰苗 曾昭俊 吴文华 赵春安 柯庆峰 黄 隆 黄隆 陈献南 林金矿 王金水 李树梁 施琦阳

耳鼻喉科     洪育明 黄方 许炳勋 许雄伟 邱连升 朱家稷 梁振源

眼科     庄铭忠 许锻炼 陈淑端 吴瑜瑜 王凤 蔡幼妹 叶克菁 高莹莹 柯渊旋 黄松春 李平 罗国辉 钟秀华 邓伟胜 杨敏 欧阳钟鸿

神经外科     李军 吴祖光 刘新生 欧阳世杰 马玮 杨波 杨振铭 陈峻严 余茂清 骆良钦 蔡志谋 胡伟鹏 黄金钟 徐朝阳 高宏志

肿瘤科     郭启祥 许建华 杨钟波 林建清 叶 凯 郑今奋

胸心血管外科     刘玳宣 唐沧海 蔡旭东 杨建胜

妇产科     徐惠贞 苏亚一 何美玉 林宝杏 周云清 苏维娜 林秀琳 黄双英 罗湘闽 林清清 黄素真 陈少蓉 陈彩虹 施琦阳 黄素贞 林笑治 廖美红 庄静秋 杨宣治

口腔科     郑德源 陈健慧 黄聪明 许婉卿 刘雷 李斌

皮肤科     李华东 陈永昆 郭燕妮 许天星 陈晓艺

放射治疗科     陈建武 陈景林

超声医学科     吕国荣 李伯义 徐晚虹

放射科     李华东 蔡思清 刘德鑫 钟延炎 谌业光

CT/MRI     陈世勇 赖清泉 粘朝晖 卢文乾 吴 宏

检验科     蔡俊峰

核医学科     林金矿 查金顺

病理科     吴瑞兰 吴春林 邱建龙 陈晓康 李寿彭 李学化

内科     林 玲 高锦团 霍建宏 陈国瑞

外科     李新丰 郑今奋 朱世泽 吴友谊 陈凌岩 王朝阳

血液科     吴顺荣 潘敬新 郭熙哲 张德强 毛良平 陈伟旋

针灸科     张泉香

心胸外科     刘玳宣 唐沧海

CT室     赖清泉 陈世勇 粘朝晖 李劲松 李金祥

小儿外科     李军 周志平 洪峻峰 叶敏 张文波 王永多 刘思平 高德胜 张圣杰 王炳坤

美容整形外科     王朝阳 朱世泽 刘祖民 吴友谊

肾病内科     陈锦海 黄荣桂 张伟强

乳腺外科     施清泉

胃镜室     苏若瑟 张荣在 王其山

消化科     房太勇 李佳兴 何秋玉 周佳彦 潘敬新

普通外科     李子奈 黄景山 王文洁 邱成志 张茹斌 洪天福 苏志明 马玮 张彩云 温治强 李军 杨玉先

理疗科     陈细金

超声科     陈晓康 陈秋月 徐晚红 王静意 吕国荣 李伯义

放疗科     陈建武 陈景林 王淑英

肝胆胰外科     洪本祖 王高雄 王文清 施清泉 刘逢生 陈凌岩 李新丰 叶超平

耳鼻咽喉科     林卫东 梁振源 邱连升 黄方 洪育明 欧阳钟鸿 林泼水 朱家稷 刘广交 钟炜 邱维强 周朋 张练宗 许雄伟 许炳勋